張宏民 陳瑞琳 張哲瑞
話說2007年6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佈了關於職業移民排期的重大利好消息,規定三類職業移民無需排期,7月均可遞交I-485申請, 排期進展幅度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意料。消息傳出,廣大職業移民歡欣鼓舞,我們律師事務所立刻忙得不亦樂乎。為了將客戶的申請按時保質保量地送交到移民局,我們找了一些大學生來實習, 幫助複印和裝訂文件材料。那一天,當我把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分配給需要幫忙的同事時,我笑稱給大家送來了研墨的「書僮」,一位男同事笑著回應說:我們白天工作有了綠衣研墨,晚上讀書也要有紅袖添香啊!」
「紅袖添香夜讀書」無疑是中國古代書生的深切期盼。試想, 在夜深人靜香即盡的時候,有一位身材窈窕的女子適時地出現,輕撩紅袖添上一炷新香,而後再悄然離去,不忍驚動正在素燈白卷前苦讀的書生, 這是怎樣溫馨的一種默契!
紅袖添香比之於與素燈白卷,不僅僅在於動靜上的區別和色彩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對古時的貧寒書生來說,它象徵著一種激勵和幻想。人們大多想當然地認為, 這句詩定是出自一位鬚眉男子的筆下,殊不知,這句詩的作者是一位清朝的女詩人席佩蘭。席佩蘭原名蕊珠,因性喜畫蘭自號佩蘭。很多人也許對席佩蘭感到陌生,但她的老師可謂大名鼎鼎,就是號稱隨園老人的詩人袁枚。袁枚對這位女弟子青睞有加,引為「閨中三大知已」之一。正是在她的《天真閣集》卷三之《壽簡齋先生》詩中,席佩蘭寫下了「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的名句。「紅袖添香夜讀書」便是由此衍化而來。
從古時到民國,「紅袖添香夜讀書」的人生場景都有其豐厚的社會土壤,那時的男子可合法納妾,詩人袁枚就有妻妾六人,可謂在「紅袖添香」中悠哉游哉地度過了大半輩子。作為袁枚知己之一的席佩蘭,自然有很多的機會出入隨園,耳聞目睹眾多紅袖陪老師讀書的情形。
反觀當今,法律規定人人平等,尤其是男女平等,相應地,「紅袖添香夜讀書」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法律環境。憑什麼女人只能做添香的紅袖,陪別人讀書,而不能自己也讀書?這顯然有性別歧視和性騷擾之嫌。尤其在反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的法律層出不窮的美國,如果有那位男士膽敢說女人只能做添香的紅袖,那麼他輕則可能丟掉工作,重則還可能鋃鐺入獄。哈佛大學的上任校長薩默斯就因為發佈了涉嫌歧視女性的言論而丟掉了工作。作為經濟學家的薩默斯曾當過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2001年投身學界任哈佛校長,任職期間積極採取措施吸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就讀哈佛,堪稱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典範。可是在一次講話中,從政多年的薩默斯先生說,女性在科學和數學上鮮有成就是由於女性內在的資質決定的。這一言論立刻在哈佛教授中引起軒然大波,多人聯名要求薩默斯下台。儘管薩默斯為自己的不智言論幾次公開道歉,但仍不被接受,只得黯然辭職,在哈佛校長任上只度過了五年,成為自1862年來任期最短的哈佛校長。
其實,無數事實證明,只要女性得到與男性平等的教育機會,女性在讀書方面並不比男性差。君不見,很多省的高考狀元都是文靜的女生,在美國的留學生群體裡女博士也比比皆是。如果這些女性像她們的先輩一樣,只能做添香的紅袖,伴別人讀書,那豈不是造成了人才的極大浪費。從這種意義上說,現代社會之所以現代,除了在衣食住行上超越先人外,更在於它給每個人以機會,盡可能地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這樣,個體能量最大化釋放的直接結果就是,整個社會能夠更好地向前發展。
另外,從經濟學的角度或商業規則來說,「紅袖添香夜讀書」如今也失去了其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古代社會,不僅男尊女卑大行其道,而且人們的經濟觀念也不強。紅袖們能為喜愛或尊敬的男人添香,不會去想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創造財富,讓時間發揮效率。那時的男人們也視紅袖為自己添香是理所當然,不會支付銀兩及優雅地說三克油。
在當今社會,這種觀念則已成為歷史的陳跡,因為市場經濟教導人們,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如果沒有了經濟報酬,「紅袖們」不會再心甘情願地為男人們添香了。 反過來而言,電燈的出現使得夜裡的讀書明亮了許多,附庸風雅的「香」也不再是夜裡讀書時的必需品, 男人在讀書時也不用再請紅袖為自己添香了。 而且一個燈泡可以用很長時間,燈泡萬一壞了也正好給讀書讀累了的男人一個舒展筋骨休息的機會,哪裡還用得上紅袖的幫忙。再說了,在 人工昂貴的美國,請紅袖添香還涉及到一個加班的問題,按照美國聯邦勞工法規定,僱主要給夜裡加班的員工多付錢,一般為平時工資的1.5 倍。因此即使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夜裡讀書時也會親歷親為,而不會找一個紅袖為自己把盞或敲鍵盤。
曾讀網上的一首打油詩:「文香只合自己添,紅袖哪堪耐清寒。日下風月已掉轉,時聞花香傍青錢。」其實,花香傍青錢比紅袖伴素燈無疑更符合現代的商業規則。
還有,從當今人居住或工作的環境而言,「紅袖添香」也顯得不再可行。古時能享受「紅袖添香夜讀書」意境的人一般都比較富裕,有一個大院子可供眾多的「紅袖」居住,像詩人袁枚就擁有重門闊綽的隨園。據說,曹雪芹寫【紅樓夢】時,就曾以隨園作為過大觀園的原型。隨園的奢華和闊綽由此可見一斑。可在當今的美國,很多家庭只有一處房子,一家人居住尚可,哪裡還有地方供紅袖居住。當然,也有一些先富起來的人擁有碩大的豪宅或有幾處房子,但眾目睽睽樹大招風,身旁有多少雙雪亮的眼睛在盯著他呢。
在辦公室裡,很多人也只擁有一個小小的隔斷間,其大小只容放下一個辦公桌,再請來添香的紅袖實在是無處讓「紅袖」悠然轉身。總不能讓「紅袖」坐在辦公桌上吧?儘管紅袖添香夜讀書往往令人心馳神往,但囿於環境限制,多數人都知難而退。
如今我等在夜裡讀書,儘管沒有了紅袖添香,但並不寂寞,因為我們有了朝夕相伴的伊妹兒。
作者簡介:
張宏民,擁有賓西法尼亞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和 Drexel 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等學位, 在張哲瑞聯合律師事務所從事管理分析工作。
陳瑞琳,中國文學教授,名作家,曾合作出版學術著作《中國現代雜文史》等,主要文章收集在《橫看成嶺側成峰——海外新移民文學散論》一書中。其文章書籍凡見於各大圖書館。
張哲瑞,德州和伊利諾伊州兩州執照律師,美國移民律師協會會員,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法學博士, 華盛頓大學物理碩士,北京大學物理碩士。其文章書籍散見於各大圖書館。